《红梅阁》与木棉亭

  《红梅阁》,京剧传统经典名剧。在戏剧界中,名闻遐迩。著名京剧演员赵燕侠演过这出戏。“wen ge”前,著名剧作家孟超改编为《李慧娘》,“wen ge”中因此蒙难;“wen ge”后由著名演员胡芝风担纲,再上舞台,拍了电影。

  木棉亭,鲜为人知。是一个建于宋代就的小驿站。它位于福建漳州城南12公里处的九龙岭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“五里短亭十里长亭”的交通驿站,供旅人游子休憩避风躲雨。但是,这座小亭却遗存着一段与戏剧人物有关的戏剧性故事。

  呵,世人皆知红梅花,这里不须赘述。但,世人知道木棉花者,少之又少。木棉花在闽南以北,就少见了。其树高大,足有十数米高,两成人合抱不拢。冬季落叶,而春季先开花后长叶。花朵硕大,盛开之时,满树红烂漫。结实壳裂,白絮纷飞。

  然而,这红梅丶木棉,一阁一亭,它们之间有一段紧密相连,让人们感慨丶凭吊的历史故事。串连这“《红梅阁》——木棉亭”故事的主人公,就是南宋奸相贾似道。

  《红梅阁》这出戏,演的是南宋奸相贾似道与妾李慧娘在杭州游西湖,偶遇一个帅哥书生裴瑀,李慧娘不由自主地赞叹:“美哉少年!”就这一句话四个字,触怒贾似道。回府后,贾似道杀了李慧娘,囚禁裴瑀于红梅阁。黑夜,李冤魂与裴相会。贾似道令家将杀裴,李慧娘魂救裴瑀脱险,并吓退贾似道。

  木棉亭这座小驿站,是贾似道被诛杀的地方。诛贾似道的义士是会稽县尉(今浙江绍兴江阴县)郑虎臣。

  南宋奸臣贾似道,台州天台人(今淅江临海)。仗着他姐姐贾玉华是宋理宗的宠妃而官至宰相,专横跋扈,贪赃枉法,坑害忠良。在任期间,1259年和1275年,曾与蒙古忽必烈两度交战,俱败。朝野怨恨,纷纷要求严惩。朝廷只把贾似道降为高州团练副使,贬到循州安置。

  郑虎臣,南宋平江南县人(今江苏苏州)。本是个武举人,家人多次受到贾似道的迫害。据史志记载,贾似道听信一道人的话,说姓郑的对他不利。因此,郑父太学士郑隆受迫害致死,郑虎臣也被发配充军。后大赦,当上了会稽县尉。冤家路窄,贾似道被贬,郑虎臣千里监押。途经漳州木棉亭,郑虎臣国恨家仇,涌上心间,一锤诛杀了贾似道。《漳州府志》和冯梦龙的《喻世明言》皆谓“锤杀之”。

  李慧娘雪恨之时,正义伸张之日,后世无不亦悲亦慰!

  四百年后,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经过木棉亭,为郑虎臣壮举立高丈余宽四尺的一块石碑,上刻:“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”。原碑已损,仅存一半,现耸立的是清乾隆年间重树的,另一半后人弥补。

  碑旁还有两块略小的石碑相衬。其中一块是明人所立,上刻:“当年误国岂堪论,窜逐遐方暴日奔。谁道虎臣成劲节,木棉千古一碑存。”另一块石碑刻《木棉亭记》。

  现在,诛贾似道的地方如旧建起一座小亭,故称“木棉亭”。亭内的石柱楹联,刻有:“明春秋大义,为天下锄奸”等。亭正面朝东,在324国道线边。与亭比邻的是一座建于南宋绍熙年间(1290年)的小庙,名为“木棉庵”。世人也因此把诛贾似道的地址称为木棉庵。然而,我认为,诛贾于亭较为准确。因为,自唐以来,佛教殿堂,是清净神圣之地,在庙内杀人,无论多么正义,还是应该有些忌讳的。而郑虎臣押解贾似道千里行程,走到古道边丶木棉亭,郑虎臣在愤然除之较符合情理。总而言之,无论是亭还是庵,贾似道在此伏诛,不须争议。

  我的同仁剑南先生,曾于1996年8月为《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电视系列片》撰写了《木棉庵的故事》,并拍摄播出这一史实故事。

朗朗中文特色栏目 中华文化!
中文天下分支机构 朗朗中文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