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联升

  

  老北京人讲究“脚踩内联升”—穿内联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布鞋。这家老字号,至今有将近150年的历史了。

  清咸丰三年(1853年)冬天,内联升鞋店在东江米巷(今台基厂)建成了。店主名叫赵廷,他早年在一家鞋作坊当徒工,学得一手好技术,又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。后来,京城一位达官丁大将军出资数千两白银入股,帮助赵廷开办鞋店。

  赵廷分析北京当时制鞋业现状,认为制作朝靴的专业鞋店很少,于是决定办个朝靴店。经过一番苦心思索推敲,取店名为“内联升”。内联升的名儿就表明它的服务对象:皇宫贵戚和天天盼着“连升三级”丶“平步青云”的官场。示意顾客穿上此店制作的朝靴,可以在官运亨通。

  内联升老板对来店购鞋的名贵,留意记录其所需尺码,爱好,积久汇集成册,取名《履中备载》。一则可免去再买时往返之路;二则可为外任官晋谒上司,想奉献靴鞋做为礼品者提供便利。

  内联升制作的朝靴底厚达32层,但厚而不重;黑缎鞋面质地厚实,色泽黑亮,久穿不起毛。如果沾了尘土,用大绒鞋擦轻轻刷打,就又干净又闪亮。这样的朝靴穿着舒适丶轻巧丶走路无声,显得既稳重又气派。


  内联升既要赚帝王将相的钱,又不冷落普通顾客。店主懂得:要伺候好坐轿子的,就得想到抬轿子的。而且它制作的“轿夫鞋”很实惠。既跟脚又不易绽裂,柔软吸汗,走路无声。习武的人也喜爱穿它,称得上是中国式运动鞋。

  内联升制鞋的面料很显讲究。

  制鞋加工工艺也与众不同。仅千层底布鞋鞋底的制作,就要经过七道工序。纳底,要求每平方寸用麻绳纳81针以上,针孔细,针码分布均匀。锤底,将纳好的鞋底经热水浸泡及热闷后,用铁锤锤平,不能走样。这样的鞋底坚固耐用,柔软舒适丶不起层丶不变形,即便有汗脚毛病的人穿用,鞋底也不会湿。绱鞋的技术则更要细致严格,在鞋模子造型上下功夫,造型美观,大方。手工绱鞋时,紧绷模型,平整服贴,绱鞋的针码更得间距齐整,鞋帮与鞋底严合饱满,吃帮均匀。

  内联升开业初时店址在南城东江米巷,后又三易其址,解放后迁至大栅栏,店丶厂规模随之扩大。

  近日,他们在店内设摊制作传统布鞋。您要是去逛大栅栏,一定别忘了去看看内联升,不光可以欣赏一下那些布鞋,还可以参观一下传统制鞋的工艺———纳底丶绱帮……肯定也是一种享受哩。

朗朗中文特色栏目 中华文化!
中文天下分支机构 朗朗中文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!